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工程资讯 >> 媒体关注 >> 正文
中国当代管理科学创新的重大成果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09-6-8 17:23:42
缩效应、边际激励作用递增、企业内部庇护、企业边界等等,形成了新的管理学理论体系。
2、体系创新。
之所以能够建立新的管理体系,除理论上的创新之外,关键在于发现了岗位的内部层级——岗次——创建企业管理体系的新的支点或基石。这一发现被资深管理专家称之为发现了“管理的基因”。多年来,人们对管理的认识仅停留在“岗位”这个层级上,在千千万万人看来,岗位是一个点,但著名管理学家张庆仁研究员经过多年的艰辛探索发现了这个点的内部的东西,并用极强的抽象力,像钢锭拔丝一样地将这个“点”拔成了长轴,使之成为考核员工绩效的坐标,从而建立起新的管理体系——岗次动态管理体系。
岗次动态管理体系是以横向岗次、纵向岗次、荣誉岗次为基本单元而构建的衡量岗位价值和员工绩效的三元坐标系及与之相应的企业分配体系、劳动用工制度,以竞争公理为原理,以持续的岗次竞争为机制,推动全体员工不断提高工作绩效,是全员自主管理、全员参与管理、全员创新的管理体制,是集人事劳动用工制度、分配制度、生产经营管理“三位一体”的企业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也是企业的公平体系。岗次动态管理体系是继泰罗制之后的第二个管理体系,使企业管理从体力劳动时代过渡到知识经济时代。
岗次动态管理体系是集成式创新,有横向岗次、纵向岗次、荣誉岗次三大板块,五大运行机制,员工绩效导向调控系统,岗位绩效动态基准线等一系列创新。
岗次动态管理体系实现了企业管理的四大转变:
(1)现行的企管模式的转变——变垂直的利益不对称的管理为横向的利益对称的管理。
(2)企业管理目标的转变——变要求员工服从,“执行,执行,还是执行”到挖掘员工的潜能,使之成为创新型员工、专家型人才。
(3)管理手段的转变——变以罚为主的管理为竞争推动为主的管理。
(4)管理主体的转变——使职工由单纯的管理客体变为管理主体,实现全员管理,引发群众的首创精神。
管理科学是应用科学,岗次动态管理体系的出现,是中国管理科学诞生的标志。
3、方法创新。
在操作方法上,创建了倒逼成本管理法、全过程倒逼质量管理法、主导工序横向递次控制法三大管理方法,使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工序管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决定
 
一是在价格、成本理论方面实现了突破。倒逼成本管理法以市场价格为起点,倒逼成本,它的公式是价格 - 利润 = 成本,即价格        成本,改变了传统的“成本 + 利润 = 价格”的成本价格定论。在成本控制机制方面实现了突破。倒逼成本管理法以制定具有竞争性的产品市场价格为起点,采用倒逼成本管理,把成本指标落实到每一道工序、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使企业每一个员工都负起降低成本责任。这样使市场竞争机制成为降低成本的外在推动力,不断逼迫企业降低产品成本,保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是在质量管理方面实现了突破。全过程倒逼质量管理法是按照用户和市场的特定要求来确定产成品质量标准;再以产成品的质量标准要求为起点,按生产过程向在制半成品、原材料逐级倒推,制定各个工序的质量标准;上道工序必须达到下道工序的质量要求,下道工序具有检查上道工序质量的责任和质量否决权,从而构成了全过程、逆向的质量监督链和全员的质量责任体系。该管理法将传统的纵向质量管理转变为横向质量管理,将事后检查变为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以科学的管理程序和监督制约机制保证全面质量管理的落实。改变了过去企业那种“以不变应万变” 、“千品一貌”的静态质量标准来对待所有客户的传统做法。在市场上,把质量标准的决定权还给了广大用户;在生产过程中,把质量控制的权力和责任还给了企业的全体员工。
三是在工序管理与链接、管理向量上的突破。主导工序横向递次控制法是指企业由过去对各生产环节垂直的“一站式”直接管理,变为通过主导工序对其相关联的各工序之间实施横向的“递次”的间接管理,使利益非对称的管理变为利益对称的管理。是根据管理的内容和目标,选择工序链中最具关键性的工序作为主导工序,相关联工序递次为主导工序提供服务。主导工序具有使管理向下辐射和延伸的功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因而抓住了主导工序就把握住了问题的关键。
在管理科学上,能够在三大层面上都作出重大创新,这是创纪录的。
三、中国管理科学实践成效卓著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对岗次动态管理体系进行了鉴定,《鉴定》认为:
1、该项成果经济效益巨大。该成果解决了我国企业管理中现存的诸多难题。岗次动态管理体系及其子操作系统——倒逼成本管理法、全过程倒逼质量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21cpmzhang    责任编辑:21cpmzhang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